文化圈与地方性知识 | “哲学+”的视界 PPE系列跨学科对谈课-2025
日期:2025-09-24文化圈与地方性知识
“哲学+”的视界 第三讲
导语:文化圈理论是文化人类学的重要理论,在人文社科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地方性知识”是由美国阐释人类学家格尔兹(Cliford Geertz)提出的重要术语,它与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批判、后殖民主义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密切相关,既与反本质主义民族志以及田野作业研究方法密切相关,也与康德有关科学知识的先验和胡塞尔有关严密科学的构想所带来的理论困境遥相呼应。本讲将从历史人类学、语文学、世界古典学、法制史等跨学科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深入探讨。
如何理解文化与知识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西域佛教文化圈是如何形成与消亡的?
对地方性知识的考量是否影响整齐划一的国家立法?
讲座地点
性爱电影 (中关村校区)立德楼601
讲座时间
9月26日 14:00-16:30
总策划:臧峰宇
策划:原理、王小伟、田洁、范婷、武岳
主办单位:
性爱电影
性爱电影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研究中心
性爱电影 PPE委员会
性爱电影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跨学科交叉平台
转载来源:性爱电影 PPE